過敏性紫癜(allergic purpura)又稱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癥、Henoch-Schönlein綜合征(HSP)和IgA血管炎,為一種常見的血管變態反應性疾病。因機體對某些致敏物質產生變態反應,導致血液逸于皮膚、黏膜之下,出現瘀點瘀斑,還可有關節腫痛、腹痛、便血、血尿和蛋白尿等癥狀。本病多見于青少年,男性發病率多于女性,春、秋季節發病較多。父母要了解孩子患過敏性紫癜的原因,才能根據病因選擇的治療方案。
1.呼吸道感染。兒童發病前1-3周常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。
2.皮膚癥狀。肌膚出現瘀斑。此類瘀斑多見于兒童下肢關節周圍和臀部,紫癜呈對稱性分布.有批量出現,大小不等,顏色深淺不一,可融合成片,一般數日內逐漸消失,但可反復發作。肢大關節附近及臀部出現多處對稱分布,斑丘疹樣紫癜多見于四肢臀部,少數累及面和軀干部。皮膚損害初期,有皮膚瘙癢,表現為小蕁麻疹、血管神經性水腫和多形性紅斑。
3.關節癥狀。兒童可能是單一的或多發的,關節游離性關節腫痛或關節炎,有時會出現局部壓痛,最常見于膝、踝關節腕部,關節腔可出現滲液。
4.還會出現消化道癥狀。小孩腹部陣發性絞痛或者是持續性鈍痛等,主要是因為腹部陣發性絞痛或者是持續性鈍痛,同時還會有嘔吐、嘔血、便血,嚴重時還會出現血水樣大便。
5.腎癥狀。紫癜大約2-4個星期會出現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、蛋白尿和管形尿,也會出現在皮疹消退后或疾病休止期。嚴重時腎功能減退、氮質血癥、高血壓腦病等均可發生。少部分患者有血尿,蛋白尿或高血壓可持續2年以上。
6.并發癥。兒童得過敏性紫癜可以引起一系列并發癥,包括腸套疊、腸梗阻、腸穿孔、出血性壞死、腸炎、顱內出血、多發性神經炎、心肌炎、急性胰腺炎、睪丸炎、肺出血等。
父母要及時鑒別上述癥狀,如果發現孩子患有過敏性紫癜,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。治療原則為消除致病因素、給予對癥、支持治療,緩解癥狀。主要治療為藥物治療,包括抗組胺藥、改善血管通透性藥物、糖皮質激素、止血藥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