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患有銀屑病,請你考慮及時就醫。醫生會通過觀察你的皮膚、指(趾)甲和頭皮狀況判斷是否患有銀屑病。特定情況下,醫生還會通過刮取一些皮損碎屑來輔助診斷,除此之外,一般不需要其他特殊的化驗就能確診。需要說明的是,因為刮取的碎屑都是堆積在健康皮膚上已經死亡的上皮細胞,所以這個刮取的過程是不會痛的。但是如果進行銀屑病的治療,就需要比較詳細的化驗以幫助醫生做診斷。
在銀屑病發病初期,我們很難察覺到皮膚的細微變化。它可能僅局限于肘部粗糙的塊狀皮膚,而不是成片的大范圍皮損。而且銀屑病分為幾種類型,斑塊的嚴重程度、數量、大小和部位也因人而異。假設你患有銀屑病,以下幾種情況你都有可能會面臨:癥狀持續發作;癥狀有時發作,且僅為少量斑塊;癥狀幾個月都沒有發作過。
診斷具體判斷依據:
銀屑病的原發疹為帽針頭至扁豆大小的炎性丘疹或斑丘疹,呈淡紅色,丘疹可逐漸擴大或互相融合形成斑塊,境界清楚,周邊有輕度紅暈,表面覆有多層銀白色鱗屑,刮除成層的鱗屑如同輕刮蠟滴,稱蠟滴現象。輕刮除鱗屑后,有一層淡紅發亮的半透明薄膜稱薄膜現象,再刮除薄膜,可出現散在的小出血點,稱點狀出血現象。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稱Auspitz征,是本病的臨床特征,具有診斷價值。
銀屑病可發生于全身各處,但較常見的理想發部位是肘、膝、頭部及四肢伸側,對稱發生。一般根據理想發部位,丘疹和斑塊上有銀白色鱗屑,刮除成層的鱗屑有蠟滴現象、薄膜現象和點狀出血現象即可診斷為銀屑病,有經驗的醫生一般理想診斷。
有些部位如龜頭、腹股溝、指甲等部位的皮疹可不典型。如果臨床表現不典型,則需做病理檢查。
與其他相似病癥區別:
脂溢性皮炎:紅斑邊緣不十分鮮明,基底部浸潤較輕,鱗屑少而薄,呈淡黃色油膩性,刮除后沒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。
玫瑰糠疹:理想發于軀干及四肢近端,為多數橢圓形小斑片,其長軸沿肋骨及皮紋方向排列,鱗屑細小而薄。大多數病人數周后可自愈,消退后不易復發。發病時常先有一個母斑,以后逐漸增多。
副銀屑病:較少見。其表面鱗屑較薄,周圍炎癥輕微,沒有薄膜現象及點狀出血,沒有任何自覺癥狀。
盤狀紅斑狼瘡:理想發于面部,特別是兩頰和鼻背部,呈蝶形分布。紅斑境界清楚,表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。其鱗屑為粘著性鱗屑,與紅斑粘附緊密,玻璃林謝,可見其下擴張額毛囊口,鱗屑底面有很多刺狀角質突起。病程日久,可見損害醫院萎縮凹陷,色素改變。
慢性濕疹:常可表現為紅斑,上附鱗屑,尤其發生于小腿部者。但慢性濕疹多伴有劇烈瘙癢,皮損兩側對稱,其浸潤程度較銀屑病較重,表面鱗屑較薄,不呈銀白色,醫院紅色,可有滲水。